-
小时候,你的老师或者家长是否常常会将你描述为敏感、害羞的孩子?
-
你是否很容易受到强光、浓烈气味、粗糙平面、警报声的影响,并且常常因此烦躁不安?
-
你是否容易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常常是因为被要求短时间完成多项工作?
-
-
在繁忙的工作过后,你是否必须回到隐秘的私人空间,享受只有自己的时光?
-
你是否会刻意避开给你带来烦恼的事情,并将之作为优先事项?
-
-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有些与众不同。这个与众不同并不是通常意义的褒义,比如我具有特殊天分之类的,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困扰——我总认为自己有很多方面比别人差,但自尊心却莫名其妙比别人强,很容易“玻璃心”。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很多劣质的煽情片段都能轻松赚取我的眼泪;常常被他人归为“想太多”的那类人,竟然把赚钱的时间用来做“无谓”的思考,大大的失败者(loser)。
因为这样的特点,经常被吐槽“不像射手座”,没有大家所热爱的射手座自由、无所畏惧品质。
我一直在寻找形成这种气质的原因,也很想理解为何我喜欢探索的事情或者感到快乐的事情总集中在一些奇怪的方向,常常偏离了社会主流。
最近,我似乎找到了原因。原来,我属于“高敏感族”。
“高敏感族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的概念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者Dr. Elaine Aron于1996年提出的。透过她大量的访谈和研究发现,高敏感者很容易被外在环境刺激和打扰,所有被打扰的感觉都会被放大,他们的感受会比一般人还来的强烈,每天都像在与周遭人事物打心理战,甚至因此身心俱疲。
举例来说,高敏感族如果待在变动太多的环境下,会不自觉很想逃离,短时间内一心多任务的情况让他们感到非常疲累,总觉得别人在看自己,容易无法专心从而犯错等等。
然而,旁人根本很难察觉,就连自己也以为是能力问题或者太过忙碌的缘故,这就是高敏感族总是在面对的失落黑洞。
据研究,世界上大约有20%的人口可归属于“高敏感族”。有趣的是,大约有一百种动物也有类似的族群,比如鸟、老鼠、猴子等等。
天生“高敏感族”
让我们来一起看一对双胞胎。
Rob和Rebecca是一对异卵双胞胎,Rob是一个男孩,Rebecca是一个女孩。从他们出生的第一天起,每个人都能明显地感受到他们之间的不同。
Rob是一个“高敏感族”,而Rebecca是一个“正常人”。他们出生于同样的环境,拥有同样的父母。
Rob从很小开始,入睡就十分困难;而Rebecca总是很容易入睡,不经常起床。特别是遇到一些环境的变化——比如来客人、外出旅游等,Rob会不肯睡觉且一直哭闹。这个时候,他们的父母总是需要专门地拍打、摇晃或者给Rob唱歌,让他慢慢镇静下来。
出门在外时,墨西哥餐厅里的乐团常常会吸引住Rebecca,而Rob却会被吓哭。听到海浪声、剪发声、过山车的声音,都会激发起Rebecca的好奇心,让她跃跃欲试,而Rob一开始一定会先感觉到害怕,甚至在上学时、生日派对或者假日时,过度的刺激都会让Rob感觉到手足无措。
不管是毛毛虫、床上的音乐、枕头套上的卡通,都可能让他感到害怕。我们会认为他的害怕非常荒谬,但对他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恐惧。
当Rob感到手足无措时,他很容易就会激动得流泪;当看到恐怖或者悲伤的电影,他有时闭着眼睛或者罩住他的耳朵,甚至需要离开现场。他总是靠着父母的安慰来度过——“这只是一部电影”“结局还不错,没这么可怕”。
体育运动方面,他从小就学得比较慢,肢体非常不协调。他很想跟别的小男孩一起玩,让其他人也接受他,但这对他来说是一场持续的挣扎。
总的来说,Rob的童年过得不大容易,当然,他的父母也不容易。
考虑到Rob的独特气质,他有另外一个毫不让人觉得奇怪的特点:他有很好的想象力。他喜欢许多美学活动,特别是音乐。他的父母说,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律师一样思考”。他能很快发现物体的细节,关心他人的情绪。当然,他的姐姐Rebecca也有属于她的特点。
神奇的”血清素”
在Stephen Suomi的一项实验中,发现了少部分的恒河猴有一个特定的“紧张”特质,他们会更容易在压力下受到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像部分人类一样,他们在头脑中存储更少的“血清素”(serotonin)。因此,在压力下他们会更容易焦虑和抑郁。
“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抗抑郁药的组成物质。市面上流行的抑郁药(SSRI类)大多数是通过改变血清素来帮助患者,比如氟西汀。科学发现,血清素至少对大脑中的十七处功能有帮助,它帮助大脑传递信息。
这些猴子本身就缺少“血清素”,再加上经常处于紧张的环境,供求不足,让头脑中的血清素越来越少,因此比平常的猴子更为焦虑和抑郁。相关的实验也在人类身上开展,也得到类似的结果。
尽管如此,Eliane博士认为,这些实验一直在探讨血清素少和抑郁的关系,却没有聚焦这种特质的优点。根据进化论理论,一定有什么理由让这样的基因得以延续。
果然,新的研究发现,这些大脑里拥有更少“血清素”的人拥有更好的记忆力、更好的决策能力、更好的心理机能(能够在积极的体验中感受更多)。
Stephen Suomi的一项实验甚至发现,如果这种气质的恒河猴被精于照顾他人的母亲养育,孩子会更为“成熟”及更能抗压,甚至成为社会团体的领袖。
研究也同时表明,因为这些高敏感的个体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他们也更可能被好的养育手段、好的老师、好的干预手段影响,因此从这些项目的收获更多。
“高敏感族”如何不受伤?
身为高敏感族,因为敏感神经的发达,不仅常常受到各类刺激的干扰,而且还容易感受到身边人的质疑、贬低和不理解。另外,加上血清素的不足,对抗抑郁的硬性条件匮乏,常常会让生活力不从心。
我们可以怎样帮助自己呢?下面来谈一谈几个可能有效的做法。
一、做自己的“父母”
如果你是一个“高敏感族”,你很有可能在童年时遭受过来自或家人或朋友或陌生人很多的误解甚至嫌弃。下面,我想要你重新思考一下你的童年,如果拥有全新知识的你,现在充当你的“父母”,看看会否不一样。
在Elaine博士的调查中,发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高敏感族。一些人报告自己终身都处在焦虑和抑郁中;而另外一些人则鲜少有这些感觉。进一步的调查发现,焦虑和抑郁的人几乎都拥有一个困难的童年,而即便拥有困难的童年,非敏感族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远远不如高敏感族。
经常,有人会将“高敏感”和“神经质”(neuroticism)相提并论。显然,这样是错误的。诚然,“神经质”通常是糟糕的童年带来的副产品。但是,高敏感未必会导致“神经质”(主要表现为多疑、不安全感强、过度主观等)。
即使你拥有一个很棒的童年,高敏感族也很有可能会有一些麻烦。因为高敏感族意味着你与别人不一样,你的家长和老师,即使他们非常优秀,也可能缺乏正确应对“高敏感族”的方式。更何况,想要让你变得“正常”常常是他们这些“正常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在大多数文化中,这些特质对于你本人来说都是一种劣势,特别是男孩。
你需要理解“高敏感族”,将之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气质,而不是缺陷。“敏感”这个词的意思,单纯是形容一种对细微事物的快速反应。通过认可、帮助的形式来帮助“孩子”(即你自己),而不是逼迫其成为别人,甚至贬低或者践踏“孩子”的自尊。
所以请记住,敏感度高是不能被“解决”的,它仅仅是意味着更多的谨慎和担心,以及对不好经历有更深的感受。
这其实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它是为了让人们学习到如何在未来避免这样糟糕的情境,只是高敏感族会更经常碰到这样的“学习”。这是你的生存策略之一,它不应该被用来弄糟你的生活。
高敏感族很容易被事情“压垮”,比如一场会议下接收太多信息,很容易让你的头脑爆炸(常伴有生理现状“头痛”),这时候你要掌握一些脱离方法。
只要你能脱离会场一分钟,这一分钟对于你来说都是莫大的帮助。只要有休息,必然比源源不绝地接收过量的信息强,因为信息超载后根本就无法储存在你的脑中。
比起所有信息化成“耳边风”,不如适时休息,接收适量有效的信息。
在刺激过度的时候,想办法离开当下的空间;或者感到恐怖时,告诉自己仅仅是一部电影。采用“高敏感族”更为喜欢的方式,而非采用“正常人的方式”。
三、记下自己的想法
高敏感族很容易被周围的刺激“控制”,就算高敏感族在发呆,也是同时有很多想法盘旋在脑中。这个时候,你选择把想法写下来,比起脑中长久拥有悬而未决的想法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你。
设立合适的界限通常对高敏感族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为高敏感族对他人的感情很敏感,也较具有同情心,所以不想看到别人因失望触发的不快感,也难以承受。
所以,高敏感族一般也患有“拒绝困难症”,什么忙都帮,不管自己忙不忙得过来。这样一来,就不能为自己争取休息的时间,很容易崩溃(burnout)。
你应该给自己和别人设立清晰的界限,用于说“不”,并让别人做好他们自己的事情。
你的高敏感不是我的高敏感。比如,我对痛觉敏感,但你不。比如你对冲突敏感,但我不。即,高敏感族之间也是有差异的,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同为“高敏感族”一定能够理解你。
最后,也附上一个“高敏感族”(HSP)的中文测试,点击“高敏感族中文测试”测一测吧!
【1】Elaine N. Aron, Ph.D. 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图片:
unsplash